信托服务
BG大游|向日葵视频app污污网站|平安信托爆雷万亿巨头身陷金融风险背后真相耐人


金融圈又出大事了,這次爆雷的是平安信託,準確的說,公司沒事,經營都正常,是他的產品出了問題。為什麼說這個事兒很大?因為這家機構不一般。聽見“平安”兩個字,就知道份量了,2023年,平安信託在整個信託行業中,營業收入排名第一,利潤總量排名第二,這個雷的重量級別,一點也不比恆大小,甚至可能是信託行業暴雷的一個征兆。
大家覺得,國內最大的房地產企業是哪家?有人會說是碧桂園,也有人會說是萬科,但是我告訴你,這些企業在他面前連個弟弟都算不上。中國平安才是國內最大的隱形地產大佬。曾經是碧桂園、融創等等大型房企的第二大股東,由于旗下銀行、保險、信託、證券牌照一應俱全,中國平安的資產總規模達高達7萬億,整個體系內大量資產都和房地產有關系,最大的信託機構和最大的地產公司,這個組合擺在一起,誰聽了都要打個寒顫。
咱們先一起來看一看這次爆雷的原因,這個叫做福寧615號的產品,原本今年3月29日到期BG大遊,但投資者一分錢沒等到,反而等來了平安的道歉信。2021年9月29日,福寧615信託計劃成立,一共募集了7.7億元,然後又以股權的形式投資廈門市榮璐置業有限公司70%的股權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,背後的地產開發商是正榮集團,項目的資金,又間接投資了廈門一個叫做的臻華府的房地產項目。
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當中,有幾個關鍵字非常扎眼,首先是這個信託計劃成立的時間BG大遊BG大遊,2021年9月BG大遊,這個時間,大家不覺得很奧妙嗎?幫大家回憶回憶啊,2021年1月1日開始,國家正式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“三條紅線”政策,明文規定,所有開發商想要融資,必須滿足三個條件,一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比不超過百分之七十;第二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、淨負債率不超過百分之百;第三BG大遊、現金短債比不超過百分之一百。這個三條紅線的政策當時給市場的信號非常明確,國家要放緩對地產企業的融資節奏,杜絕地產公司的快速擴張。也就是說,在平安做這個信託計劃之前,國家對地產的政策風向已經變了。
第二,2021年絕對稱得上是地產圈的多事之秋,這年6月份,三棵樹等恆大供應商公告恆大商票逾期,揭開了恆大資金鏈緊張的內幕,一個月之後,媒體曝光,有銀行因為保全事項凍結了恆大的存款,到了9月份,恆大理財公司爆雷,涉及資金400多億。也就是說,在平安信託計劃成立之前,地產圈體量最大的恆大已經爆了雷,這個信號這麼明顯,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房地產投資不好做了,風險非常大BG大遊,咋平安信託愣是沒有反應過來呢?
第三個原因,2022年2月,正榮地產發布公告稱,公司拿不出錢支付2億美元永續債,宣告正式爆雷。當天,正榮港股的市值就跌走了66%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,也就是說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,平安成立這個信託計劃後短短5個月,這筆7.7億的真正融資人正榮就爆雷了,而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,平安信託裡面的高材生比比皆是,為什麼就沒有提前發現正榮財務數據當中的風險呢?
這個事件的第二個關鍵點,很多人都沒看出來,就是項目的投資形式。劃重點,平安信託是以“股權”的形式投資的正榮。有點法律常識的人都知道,“股權”相對于“債權”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,它的性質是偏弱的,即便是出了事,他也是最後兌付的,在這個案例當中,正榮得先把銀行借的錢、拖欠供應商的貨款、工人的工資都結清了之後才能輪到股東,這就是咱們說的投資和借錢的差異,投資出去的錢,項目黃了可就真的什麼也沒了,可借出去的錢,不管別人拿去幹嘛了,到期都得連本帶利還上。平安信託的這個產品,以股權的形式投資了正榮的房地產項目,說的好聽一點,賺到錢了大家一起分,如果項目虧了,正榮出錢把股權買回來,但如果沒錢買,就只能大家一起虧。
我們再來討論最重要的問題,出事的這個產品,投資人還有希望把錢拿回來嗎?平安信託對此的表態很誠懇,向投資人道歉之後,表示會為了投資人利益最大化,通過訴訟等手段來回籠資金。從現有的資料來看,投資者要拿回錢,難度很大。
正榮在廈門做的這個“臻華府”項目,從宣傳材料來看,項目在廈門,地方很不錯,房子造的是很漂亮,洋房的設計,外立面也很現代化,這麼好的樓盤,賣的卻並不怎麼樣,根據媒體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整個“臻華府”1029套住宅,只賣出去218套,去化率只有可憐的21%,這還不是最糟糕的,更慘的是,從房子新入市到現在BG大遊,價格已經從33000調降到了28000,便宜了5000塊一平米,即便如此,銷售處依然是無人問津。
接下來BG大遊,就是漫長的維權路了,正榮地產債多不壓身,去年底公布的境外美元債還有39億美金呢,恐怕這次的7個多億,只能排個隊先領個號了。
這件事情,本質上來說,信託產品不能兌付,債務人是正榮地產,平安信託作為管理人,雖然對產品有監管責任,但並不是真正的債務人,換句話說,只要平安每一步都做到位,努力幫助投資者維權,應該還能拿到一個“盡職免責”的評價。信託投資,最低的也都是100萬起步的,投資者也都是不差錢的人。只不過產品成立5個月,融資人就爆雷的,還是刷新了市場對這些金融機構的認知。
要我說啊,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怎麼加強都不為過向日葵視頻app污污網站,未來三五年,咱們老百姓也要擦亮雙眼,凡是涉及房地產的金融產品,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,守好錢袋子,比什麼都重要。金融行為,信託,BG大遊平台首頁!